指南國際學術獎
大學做為知識和人才的孕育場所,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培育出國際級思想大師,但是要達到上述目標,首先要讓政大能成為一個吸引學術人才的基地,要做到這點,政大必須說服優秀學者,「指南山下」是學術生涯上有未來的地方,未來不是用金錢或物質報酬堆砌出來的俗氣,未來是一種境界,學術上登峰造極的境界,是學者長期韜光養晦、厲兵秣馬後的結晶。指南山下、醉夢溪旁的政大要以一種學術的傳承、精神的異象,讓學者「看見」眼前那條由溪谷蜿蜒至山頂的路,也就是自己璀璨學術生涯的一部或全部,而「往上行」就成我們指南山下人共同的語言、文化與精神!
「指南國際學術獎」是我們用來形塑這種學術文化的重要里程碑,政大在深耕一期將募集資金,以每年300萬元(美金10萬元)的獎金頒發給指南國際學術獎的得主,以表彰其在人文社會科學上的貢獻。指南國際學術獎候選人的產生,除接受國際各學術機構的推薦外,政大也特別將利用此學術獎的設置與全世界關心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學者及學術機構一起努力,建立人文社會科學的世界典範。
長久以來,人文社會科學學者或學術機構在科學資源的競逐上,一直倍感艱辛,諾貝爾經濟學獎1974 年得主Hayek曾闡明在科學知識上,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截然不同,提醒我們誤把兩類知識混為一談在制度建置上的後果,但是今日我們面對的正是在制度建置、文化定位上,不自覺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化」的過程,這種「科學帝國主義」(Scientific Imperialism)持續蔓延,對人類福祉絕非善業,我們不重視人文社會科學也會帶來問題。
本校一期深耕計畫書第二部份一開始即以The Road Not Taken這首詩吟出政大的心聲與責任:”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既然政大被「因而不同」的塑造或定位成人文社會科學的守護者及代言人,我們就將結合全世界關心人文社會科學者的力量,和全校700多位老師的努力,以實際行動、研究、產出,用醉夢溪的「墨汁」去畫出指南山的靈秀,將人文社會科學推向新的高峰。指南國際獎雖只有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十分之一,但背後的意義一樣偉大,甚或更偉大。「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人文展現的是深邃的精神,可以撼山動岳,「深耕」兩字本身就是種精神,無非是在「深耕」文化,讓臺灣因政大而不凡,也「因而不同」。
以「指南學術研究獎」為學術文化中「向上行」的精神指引,做為象徵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要成就、將政大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領域推向國際舞台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樞紐。可惜在行政團隊於2018年更迭後,已經草擬好的「政治大學指南學術研究獎設置辦法」並沒有獲得正式完成立法並實施的機會,而走向指南國際「一條鞭式」的學術獎勵,也未能克盡其功。但即使如此,政大在人文社會科學的優勢,仍透過史丹佛大學的「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而呈現。以針對個人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國際評比的2022年「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臺灣共計38位學者入選「人社商管領域」的全世界前2%,而其中本校即有6位教授獲此殊榮(佔15.78%)(詳細介紹請見亮點成果77展)。而處在「向上行」的起點的政大博士生,成績也有亮眼的表現;根據科技部/國科會的資料,本校在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博士論文補助件數上,多年來都是居全國第二,而111年度更成為全國第一。從這有限的數據或進行更廣泛、深入的研究 ,可能都會發現政大在人文社會科學的底蘊,從年輕的博士生到資深的領航者,都可以看到他們兢兢業業的心情。深耕二期仍應檢討資源配置上如何將他們有力的串聯起來,讓單打獨鬥的文化,能在原「一條鞭式」的設計下,轉換成更多、更堅實的團隊,並在「政大顯學」的主軸下提高學術聲望及影響力。